第一部分 概述
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行进一步对外开发策略的实施,办公室迷你局域网的建成已成为商业机构单位硬件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室迷你局域网的建设是衡量一个商业机构单位现代化、信息化综合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商业机构单位实施了办公室局域网工程建设,也有许多商业机构正“持币以待”寻找正规可靠的商家来给他们做一个“物美价廉”的办公室OA局域网。然而,我们看到,许多商业机构的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业务的负责人对办公室局域网的建设存在认识的误区,例如:把普通网吧式的局域网当作办公室局域网,把上因特网认为即建设了办公室局域网。另一方面,如何建设一个办公室OA局域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办公室OA局域网,一个建成的网络究竟能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办公室网络的推进和普及。要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上问题,真正建一个有用、实用的办公室局域网,就必须以自身条件来正确评估办公室局域网的建设,合理规划和设计办公室局域网,从自身条件即从商业机构的实际出发,从商业机构的应用出发,实用和应用是建设商业机构办公室OA局域网的原则和目的。
除了上述诸多问题外,由于各个商业机构的条件千差万别,有资金的因素,有业务本身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商业机构需求上的差异,所有这些因素中,不利因素是较多的,只有在克服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前提下,把建设好用、实用、真正能为商业机构和商业服务的办公室局域网作为建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基于这个意义,特此为不同条件的商业机构提出了以下参考方案。
VDP全称为Virtual Department Providers,意即“虚拟部门提供商”。简单地说,传统企业在接受VDP服务后,就可以将自己公司IT部门的工作,全部外包交由所委托的专业网站或专业IT公司了。企业建设自己的办公室OA系统,如果全部依靠本公司专业IT部门或专业IT人员,投资比较大,经验也不充足,在维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困难或障碍。专业的VDP虚拟部门提供商就是帮助企业把自己的IT部门外包出去,建设和维护企业专用的OA局域网办公系统。我们的方案是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即在节约90%的成本上,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状况,为你度身定制一个迷你办公室OA系统,你可以自己添置服务器,甚至不用添置服务器而是利用VDP提供的专用网络平台,实现您的办公室OA之梦。
第二部分 网络技术在写字楼的应用
第一节 网络技术在迷你办公室OA中的应用
1、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由计算机体系结构不断发展和逐步演变而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抛开网络电缆的物理连接来讨论网络系统的连接方式。拓扑图给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网络配置和相互间的连接,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形结构、总线型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分布式结构等。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在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是总线型结构和星形结构。目前,在办公室局域网中主要采用中心交换的星型拓扑结构,可以使100M共享到桌面,架构快速的以太网网络。
2、快速以太网简介
快速以太网类似于以太网,可以支持100MBPS的传输速率,网络的拓扑结构与10MBPS以太网的相同。它是10BASE�T以太网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升级。它采用以太网的多访问载波监测/冲突检查(CSMA/CD)协议来管理对总线的访问,但必须利用网桥、路由器、SWITCHHUB把10MBPS以太网分段实现100MBPS快速以太网。100BASE�T的MAC是10BASE�TMAC的扩充版本,或者说,100BASE�T其实就是传统的以太网,只是更快些。
快速以太网今年已宣布其标准(IEEE802.3U),加上造价低(是FDDI的1/3),所以较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其本身为SWITCH星型结构,故而即使将来向ATM过渡也无须对原线路作什么大的改动,也就不会造成浪费。因此,快速以太网已占领了80%的100MBPSLAN网卡市场。
3、千兆以太网简介
因为当前大部分局域网络均使用以太网方式,而且所有网络操作系统与上层协议均与以太网相兼容,这就使以太网仍成为未来的主流。在许多高速的网络之中快速以太网占有极大的比率,因为100BASE�T升级至100BASE�TX非常容易,而且可以做到完全无缝式的升级。所以在千兆以太网的标准已经基本制定的今天,有相当多的人在选择主干时首先选择千兆以太网。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可以花费很少的投资就可将现有网络升级至千兆以太网,并且不需要在通讯协议上进行额外的投资。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网络主干有以下优点:
●网络易于管理,网络的技术简单,可靠性高;
●采用CSMA/CD方式,易于以太网升级;
●技术成熟,价格便宜。
千兆以太网的应用基本上分为四类:
●提高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速率,将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速度由提升到在经由交换机连接快速以太网设备,可以提供大容量带宽;
●提高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速率,从速率,提升交换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速率,提高服务器的带宽;
●将快速以太网与主干提升至1,在以往的办公室局域网络建设中,使用占大多数,使用千兆以太网可以提升以太网----FDDI的速率;
●提升现有有网卡速率到1,一旦当网络主干升级至1GBPS速率,那么千兆以太网卡可以使用服务器的速率迅速提升。
4、FDDI简介
FDDI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高速网络,采用FDDI可以获得标准的100MBPS网络速度。它广泛用于连接服务器的骨干网,同时还可以和高速桌面设备直接连接。
FDDI采用双环结构,当环路上有一个节点发生错误之后,它提供快速的系统恢复功能。当其中一个网段上的系统传输发生错误之后,可利用另一个网段建立暂时的连接。如果一个节点失败,双段网络自动配置为单段网络,绕过错误的节点。用户可以联接集线器到FDDI网段,然后采用星形拓扑把工作组和服务器连接到集线器上,这种技术叫双段树形结构。FDDI的主要优势在于冗余性、容错性和内置的网络管理。但是,与快速的以太网相比,FDDI比较昂贵,而且对于桌面联结来说过于复杂,而这恰恰是以太网的优势。因此,可以把这两种技术综合起来。由FDDI负责办公室局域网建筑物间一级的执行,而由快速以太网负责本地服务器和桌面设备一级的工作。
综上所述,FDDI较适合于构筑大型局域网的主干网。它具有快速、结构灵活、易扩充、开放性好等优点,但也有技术难度高、价格较贵的缺点,不适用于经费较缺的学校使用。
5、ATM简介
ATM是一种不同于目前的时发交换的新的信息传递模式。在传统的数字交换中,每次呼叫都占用固定时隙,即使该呼叫不通话时,别的呼号也不能占用此时隙,一直到该呼叫结束。这种方式称为同步转移模式(STM)。但在ATM中不同时隙不再固定分配给某一固定呼叫,只要时隙一空闲,任何一个允许接入的呼叫都能占用空闲时隙。这一点是由在输入端配置缓冲器而实现的。呼叫的信息先存入缓冲器等待,一旦时隙空闲就去占用(这就是所谓的统计复用),这种方式称为异步传输模式,即ATM。
ATM是以光纤作为传输系统的,由于光纤系统的速率高(带宽宽),分组传输的时间很短,所以ATM能够在网络上同时传输时间和图像,速率可达每秒155MBPS,特别适用多媒体应用。ATM不同于FDDI等其它网络技术,它可以兼顾各种数据类型。它将数据、视频和音频转换成很小的只有53个字节的定长信元,采用独占通道方式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共享网络产生的“拥挤”问题。
ATM是一个新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认识,它消除了本地和远程网络的界限,使网络无需以路由器为基础。但这个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关于它的标准还未出台。尽管基于ATM的产品已经很多,但已稳妥起见,目前建网还不易采用此方案。另外,从价格上来比较,它比其他的高速网都贵,不适于经济紧张的学校使用。
6、VLAN----虚拟网
①为何使用虚拟网
一个虚拟网定义了一个碰撞域,交换机在一个虚拟网内部进行广播,广播控制在一个虚拟网内。
VLAN是建立阶梯式网络结构的工具,在由集线器及路由器组成的网络中,以太网网段就相当于一个碰撞域,而一个碰撞域就是路由器的端口;而在TCP/IP网络中,一个VLAN相当于一个IP子网。
●VLAN将一个大型网络分隔成相对小的网络以隔离广播;
●VLAN并不是每个网络均需要,中小型网络可以均处于一个碰撞域。
②虚拟网的分类
虚拟网主要分为三类: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IP地址划分:
●基于端口的VLAN
此种VLAN的划分是基于每个交换器的端口
优势:
设置简单,设置最多的VLAN数等于交换机的端口数
缺点:
VLAN设置固定,不能根据用户而进行移动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是以连接于网络上的PC的MAC地址作为分隔VLAN的依据,一个VLAN就是一组MAC地址。
优势:
用户的VLAN不受端口的及位置的限制,自动跟踪
缺点:
设置复杂
●基于网络地址的VLAN
当前使用的基本上为基于IP地址的VLAN划分方法,每个IP子网即为一个VLAN。
优势:
用户可以任意移动,设置简单
③VLAN之间的通信
在各个VLAN之间进行通信 在通过路由器或使用具有第三层交换的交换机。
7、千兆以太网与ATM技术的比较和分析
当前网络主要应用于办公室局域网或企业网主干上,但ATM网与千兆以太网各具优势。
①高速网络相容性
性能 |
千兆以太网 |
快速以太网 |
ATM |
IP相容性 |
YES |
YES |
LPOA/LANE/MPOA |
以太分组 |
YES |
YES |
LANE |
多媒体 |
YES |
YES |
YES |
QoS |
YES RSVP/802.1P |
YES RSVP/802.1P |
SVC/RSVP |
②千兆以太网作为主干的价格优势
●设备价格优势
由于以太网在当今的网络市场上占有率处于主导地位,其价格优势明显,市场竞争与经济规模的因素大大降低了以太网相关设备的价格。由于以太网架构简单,对使用相同的物理接口而言,交换式的千兆以太网设备价格低于ATM622MBPS的价格。
●人员培训优势
因以太网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人员不需过多培训即可完成网络管理等工作。
③ATM作为网络主干优势明显
●ATM 是面向连接的
以太网是在无连接方式下工作的,每次的路径选择必须通过路由选择方可完成;而一个端到端连接的ATM网络是面向连接的,每次通信只需建立一次呼叫。
●ATM提供较低的延迟
因为ATM采用了固定长度的数据单元�53字节的信元,ATM交换机的延迟较低。
●ATM保证服务质量(QOS)
ATM可以同时为多种服务量设计,如话音、视频、实时数据传输等。以太网处理同类的业务(如IP传输)时可以保证服务质量。因在网络主干上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业务,ATM可以保证QOS。
●ATM网络的统一性
ATM提供端到端连接的单一技术,从主干到桌面,甚至于延伸至广域网均采用单一网络技术。这就大降低了网络之间互相转换所造成的延迟。
④以太网与ATM的选择
选择以太网
●单一应用时,如TCP/IP传输
●有大量已经安装了以太网设备,并且升级方便
●网络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选择ATM网络
●要求服务质量
●在同一个网络上有多种类型的数据
●网络需较强的健壮性与伸展性
千兆以太网与ATM网络在网络主干上的应用,以及在未来的企业网中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常用的网络结构
1、网络规模概述
①划分办公室局域网络的大小主要依据下面三个方面:
●办公室局域网站点的多少
●办公室局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
●办公室局域网的分散程度
根据上述标准可以分成三个级别的网络,即大型,中型及小型。
1. 办公室局域的分类
|
网络站点 |
流量大小 |
网络分散程度 |
大型网络 |
200站点以上 |
流量大 |
网络分散 |
中型网络 |
50~200站点 |
流量大 |
网络分散 |
小型网络 |
50站点以下 |
流量相对较大 |
网络相对集中 |
③网络结构的组合
根据办公室局域网的分类,可以采用多种网络架构,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网络结构:
|
主干 |
支干 |
大型网络 |
ATM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中型网络 |
第三层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小型网络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
2、办公室局域网的几种网络结构介绍
根据办公室局域网的分类,可以采用多种网络架构,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二种网络结构:
●总线型同轴线网络结构
对于办公室局域网而言,如果各个办公室房间的位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布线较容易的话就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室内鼠害,以及抗干扰、成本低的特点。
●星型双绞线网络结构
如果各个办公室房间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分几层楼的话,可以采用这个结构,它虽然提高了一定的布线成本,但能够使维护更加容易,故障更加容易排除。
3、办公室局域网网络结构设计原则
①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②保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使系统若干年内不落后,并兼容现有设备,保护原有硬件和软件资源;
③坚持经济性原则,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④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网络的高度可靠性,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
⑤充分的系统可扩展性和投资的经济性相结合,不仅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随着网络规模的发展,用户的增多,可以很方便地从现有的系统以较少的投资进行升级,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⑥灵活的网络架构,局域网既能方便远程普通用户的拨号接入,又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地接入广域网;
⑦智能化网络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和维护;
⑧开放性、互连性好,采用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标标准;
⑨支持最先进的安全技术,杜绝任何非法用户的入侵和重要数据的泄密。
第三部分 安全与防毒
1、网络安全
我们如何在办公室局域网系统中保护商业资源信息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商业资源信息的安全直接影响了办公室局域网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原来未连网前的计算机,安全措施比较简单,只要指定专人负责,设置密码、机房上锁等即可,但现在整个系统都形成了一个网络,全部的计算机在办公室局域网上,有的人还接入了国际互连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办公室局域网商业资源信息的安全性呢?
首先应确定数据及信息安全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敏感的数据应该只由那些与之有关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存取,而且存取的方式(如只读或可写、修改等)也应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严格限止。
对于本系统,敏感的数据及信息应该置于服务器上,NT服务器有较完善的身份验证及权限控制系统。所谓身份验证,是指用户在存取置于NT上的数据之前的登录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确认该用户是合法的用户,并具有访问服务器的权限。这通常是通过用户名/密码的方式实现,用户名是公开的,但是密码只有用户本人知道。系统中通常有一个系统管理员,负责给使用者设定用户名和密码,并为之设定权限。
除了数据及信息的安全性,另一个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特别是服务器本身的安全性能。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保证服务器的物理安全,例如不让无关的人员接近服务器,对服务器使用带电源管理的不间断电源,定期备份数据等。带电源管理的不间断电源有一个接口和服务器相连,当有间断电源的输入发生停电时,不间断电源就会立刻通过这一接口通知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电源的输入监控程序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保存尚未存盘的数据并关闭服务器等。
服务器系统安全的另一个方面是保证系统程序的安全,这方面主要是防止病毒侵入系统,方法是只对有权限的人员开放系统,由专人(系统管理员)安装软件到服务器上,并限制网上工作人员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需要指出的是,日常工人选中数据本身不会对系统发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使系统中毒的是外来的带毒软件,而非数据。因此只有控制NT服务器的用户权限,服务器才能确保长时间正常运行。
对于工作站,由于没有敏感数据及信息,其主要的任务是防止和消除病毒,尽量不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可防止病毒侵入,一旦不小心染上病毒,可用杀毒程序杀除。
网络设备(如交换机,集线器,配线架等)应该避免无关人员接近,并应提供使其能够正常工作的条件,如电源、温度等。网络布线也应遵从一定的标准。这些通常都不难做到。
2、网络病毒
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工作中,造成网络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中,网络病毒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原因。因此,网络病毒的预防和查杀越来越明显的出现在用户的要求当中,网络防病毒主要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预防。
第四部分 OA网络布线
1、综合布线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由这些部件构造各种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材料统一先进,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便于扩展,节约费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在办公室局域网的建设中应按照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规范化总体设计和分步施工,便于今后的管理和维护。
2、综合布线系统(PDS)特点
●PDS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其综合了所有的语言、数据、图像与监控等设备,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序内。即任一插座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型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传真机等。非常灵活、实用。
●PDS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因此,无论布线系统多么复杂、庞大,不再需要与不同厂商进行协调,也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
●PDS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易于扩弃及重新配置。因此当用户因发展而需要增加配线时,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整体布线系统,可以保证用户先前在布线方面的投资。PDS为所有语音、数据和图象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介质通路。
●PDS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路、互连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PDS是真正面向未来先进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基群速率接口采用与PDS系统相同的八针模块插座和四对内部引线,且PDS支持的数据传输高于ISDN的基群速率。因此,当现今的电话网发展ISDN,用户程控数字交换机(PABX)更换成ISDN交换机时,可直接PDS,不必另外布线了。 可见,PD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ISDN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输布线系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OA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综写SCS)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另外,还有两种先进的系统,即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和工业布线系统(IDS)。它们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本相同,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为了便于理解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原理,掌握其设计方法。并且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为综合布线系统。
PDS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PDS的结构可分6个独立的子系统(模块)。
4、OA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智能化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系统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主要有:
EIA/TIA568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IA/TIA TSB0�67非屏蔽双绞线系统传输性能验收规范
欧洲标准:EN5016,50168,50169分别为水平配线电缆,跳线和终端连接电缆以及垂直配线电缆。
我国已于是1995年3月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标志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也开始走向正规化、标准化。
第五部分 虚拟办公室
1、OA网络功能
① 建立内部E-mail服务器,主要任务是建立机构负责人信箱、员工意见信箱、员工之间相互信息交流、公文流转。
②建立WEB服务器,主要任务是建立电子黑板报。
③建立文件服务器,按权限存取商业文档以保证商业机密不被泄露。
2、建立数据库服务器
①对于小型商业机构,我们采用office�Access解决方案,Access是普通非专业人员易学习易掌握的桌面型数据库,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能迅速的设计出符合一般业务的需求的数据库系统。
②对中型大型商业机构,我们采用MSSQL7.0版大型数据库,它配合VB、BCB等前端应用程序设计工具,能完成大型的复杂的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使用。
3、建立对Internet的连接
通过代理服务器,如WINGATE、SYGATE等代理服务器,通过ISDN、DDN、PDN等数据通讯网连接Internet网可以达到共享连接适配器的目的,只要有其中一台计算机上网,其他计算机就可以不需要上网适配器,通过内部局域网就可以连接代理服务器,最终建立对Internet的通路。
第六部分 常用服务
1、建立办公室局域网的INTRANET方案
在办公室局域INTRANET上主要完成的功能有如下几项:
●办公室局域内部信息发布
●访问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库或建立的新数据库
●提升商业机构的知名度
●改善内部交流和技术支持工具
●协同工作环境
●召开会议
●使用E-MAIL进行信息交换
●使用FIP方式协作
在办公室局域上建立INTRANET,以WEB浏览器为中心建立应用平台,即WEB浏览器作为统一的用户端软件,使得用户可以在各种环境上,轻松地共享资源,如信息浏览、数据库查询、多媒体等应用。
2、迷你办公室局域INTRANET的服务器体系
在迷你办公室局域网上根据不同的需求,一般需要建立如下服务器,但根据服务量的大小可能将多种服务放于同一个服务器上。
●WEB服务器
办公室局域INTRANET主要是以WEB服务器为中心,WEB服务器提供基本的HTTP功能,从通用数据库(URL)中得到包含所需页的路径,并传送回浏览器,它改变了传统的CLIENT/SERVER的结构。
●E-MAIL邮件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是处理邮件交换的软/硬件的总称,包括电子邮件程序、邮箱等。其使用SMTP/POP3协议负责将本机的邮件送出去,并将别的主机发来的邮件收取进来并分发给各个用户。
●FTP服务器
FTP服务器使用FTP协议,从一台计算机将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它不受两台计算机所处的位置、连接的方式及使用的操作系统的约束。
FTP有二种方式:实际用户访问及匿名方式访问
●DNS服务器
负责查询、解释名字服务。在办公室局域网上最好有二个DNS服务器,其中一个为主服务器,另一个作为备份DNS服务器。
●PROXY服务
作为代理服务器,主要代理用户与外界的通信,防止非法入侵或者提供CACHE功能,达到信息复用、节省经费的作用。
●数据库服务器
作为后台数据服务器,提供用户查询的资源。
以上各种服务器可以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及服务器的硬件特性,将多种服务架构成在同一台或几台服务器上。
3、WEB站点的建立
①WEB平台的选择
UNIX、WINDOWS NT及NETWARE均可作为WEB平台。UNIX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且稳定性好。UNIX可提供WEB以外的多种服务,并且拥有众多第三方成熟技术支持,但价格较高,不易掌握。而WINDOWS NT与NETWARE均比较易于掌握,而且其稳定性也相对较强,技术成熟。
在迷你办公室局域网建设中采用比较易于掌握的WINDOWS NT或NETWARE作为WEB服务器平台不失为首选。
②基于NT及NETWARER的WEB服务器软件
WINDOWS NT4.0,加载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IIS
NETWARE4.11——INTRANET WARE
4、INTRANET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在建设迷你办公室局域网的INTRANET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安装操作系统平台→安装WEB器服务软件→安装邮件等服务器软件→制作主页→安装浏览器软件
第七部分 技术支持
我们通过远程拨号上网,公司需要配备RAS服务器和一门电话,我们通过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在语音和在线实时控制方面,进行现场交互以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达到技术人员身临问题现场的同样效果。